@白云无尽时 所以你应该尝试着换一种说法,尽可能让人意会,而不是直叙。
-
<护林员>
-
@回雪笑流风 我写这首纯粹是为了和下面这首对比,看看去掉”文艺感“和”美感“的结果,你可以看成两个不同性格的朋友或护林员来访
<礼物>
朋友来访,
带了一张照片,
是一片森林,落雪时拍的。
他说他刚从那儿归来,
山很静,雪落得比记忆还慢。我说很美,
接过来,在桌角立好。
然后拿出一本旧相册,
翻到一页空白,
小心地,把照片贴上去。他没说话,只点点头,
停顿片刻,就说该走了。
门口的风很大,
他裹紧了围巾,
像是要回到那片雪里去。 -
护林员(修改版)
朋友来访,门刚开
高大的身影几乎把我撞倒。
他拍着我的肩,大笑,
像雪崩一样倾泻寒意与热情。我热了剩菜,
炒了把花生米,
拿出老酒。
几杯下肚,他开始讲那座山、
那片林子,林子里的雪有多深,
野兽怎样夜里唱歌,
还掀起袖子,
让我看手上的皴裂与擦伤。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
递给我。
我戴上眼镜,看见他站在风里:
雪落在帽沿、胡茬、肩上,
他笑着,比着一个V字,
哈出的热气模糊了眼里的光。我们又喝了几杯,
他忽然说该走了。
我愣了一下,他说:
“回来几天了,
明早还得赶火车。”
转身前,他又笑着说,
“熊瞎子和狼崽子还在等我。” -
你读读,感觉如何?
-
@白云无尽时 稍好了些,还是絮叨了。
-
@回雪笑流风 这个版本我都觉得,失去了一些琐碎,黏糊的生活味,也失去了一些细节和微妙之处。
其实,散文化也是一种风格。
你对比一下这里新旧表述的差别:他咧着嘴,露出白牙,左手比着V字,
哈出的气像层雾,迷蒙了眼里的笑意。vs
他笑着,比着一个V字,
哈出的热气模糊了眼里的光。 -
@白云无尽时 你稍等,我给你精简一哈,或者对你有启发。
-
护林员
朋友从远山而来。雪崩一样
倾泻大山里的故事他还从怀里掏出一张张照片,
我看见他站在风里(这儿可以适当加些内容,因为照片不是一张)
雪落在帽沿、胡茬、肩上,
他笑着,比着一个V字,
哈出的热气模糊了眼里的光。我像是被雪埋了一般
他忽然说该走了
我愣了一下,才从窒息中惊醒
转身前,他又笑着说,
“熊瞎子和狼崽子还在等我。” -
@回雪笑流风 你这种写法是比较诗化,就像几个特写镜头组合在一起。而我那个像个小视频,细节更多,人物性格更丰满。
-
@白云无尽时 胡说什么,你那废话一大堆。什么高大的身影,花生米,爽朗的笑声等,全是废话。你应该好好比较一哈。突出重点。而不是陈述,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