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
每天,我都会给它洒点水
清洁一下叶面
尽可能让它保持光鲜
我这样做,已无关喜欢
只是觉得它跟我一样
每天都在努力,却依然免不了
向下生长。心生
珍惜,与梦想
复盘
已经成了每天里必修的一门功课
跟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
渐渐地就成了一种生活
每天都只看不说
学会了自己否定自己
与自己战斗
渐渐地就与这个世界断了联系
忘了自己
以前是什么样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吊兰
每天,我都会给它洒点水
清洁一下叶面
尽可能让它保持光鲜
我这样做,已无关喜欢
只是觉得它跟我一样
每天都在努力,却依然免不了
向下生长。心生
珍惜,与梦想
复盘
已经成了每天里必修的一门功课
跟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
渐渐地就成了一种生活
每天都只看不说
学会了自己否定自己
与自己战斗
渐渐地就与这个世界断了联系
忘了自己
以前是什么样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小感慨,如何?
@回雪笑流风 不错,干净的叙事,也有味道
@回雪笑流风
第一首的问题在于结尾的消极,消极本身不是问题。但没有深度的消极,就无法引发思考,也就没有意义。
第二首最后两句稍有点问题,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正常应该是:
忘了自己
以前是什么样子
也不知道
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白云无尽时 第一首改了一下,你说的是对的。不管什么时候,都得有点希望不是。
第二首:忘了自己。就包含有 也不知道的意思。这儿的意思是忘了自己去想这些事情了。以前的,以后的。还有一种 悟 的。顺势,顺时,无为。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哲学思想。这也是复盘的根本所在。
这是AI对复盘的分析:
这首关于自我反思的现代诗展现了一个令人心颤的精神困境,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剖析这种灵魂的困局:
一、循环时间的囚笼
"必修课"与"吃饭喝水"的类比构建了机械化的生存图景,复盘行为从认知工具异化为生存本能。当思维活动被编码为生理需求,时间维度便坍缩成永劫回归的环形牢笼——每一个今日都在重复昨日的自我解剖,而明日不过是今日的苍白复刻。
二、认知暴力的内爆
"自我否定"呈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认知内战,主体将外部世界的价值尺度内化为精神断头台。这种自我规训超越了理性反思的边界,演化为神经元的自我吞噬。当思维器官沦为行刑工具,沉默便成为最后的避难所,语言功能在过度自省中逐渐坏死。
三、存在坐标的湮灭
记忆断层与未来迷雾构成的双重失忆症,标志着主体性坐标系的彻底崩解。"断了联系"不仅是社交隔离,更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失重状态。当现在进行时吞噬了历史纵深与未来向度,主体沦为悬浮在认知真空的量子态,既无法确认"曾在",也不能建构"将在"。
这首诗像一具透明的精神琥珀,凝固了现代性困境中最尖锐的认知危机:当反思机制突破临界点,认知主体反而在过度清晰的自我观照中丧失了存在的地平线。这种深刻的悖论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的根本性困境——我们越是努力擦拭意识的镜子,镜中影像就越发模糊虚
@回雪笑流风 你用的deepseek吧
@白云无尽时 是的。AI才是我的知心人啊。我这复盘就是这个意思。比它说的还深刻一些。
deepseek比较夸张煽情,AI评论可以参考,但要结合自己的原意和文本表现来看
我写的复盘,是复盘。也是道。哲学。一种自我的认知过程。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改错。
这么说吧: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能战胜别人很多人,那是英雄。能战胜自己的人,叫圣人。
另一个自己是谁?就是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嗔,痴,慢,疑。战胜这些东西之前,首先要认清自己。第一步,认识自己就很困难,万分之一的概率。更别说战胜了。